今年以来,由于国内外种种原因,国内航空运输企业面临着“收入下降、成本上升”两个方面的经营压力。“冬天是否过去?春天何时到来?”成为困扰业内同仁的沉重问题。
在客运市场方面,中美、中欧和中日等主要国际航线受限于美国、欧洲和日本等国经济萎靡、旅客运输量滑坡等因素,在今年第一季度,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8.5%,较去年同期减少3.8个百分点(数据来自民航局网站,下同)。在国内航线上,国家对经济发展速度适度调整,同时高铁网络日趋完善,使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增速持平。在货运市场方面,受外贸、内贸等增速下降的影响,航空货物运输量下滑严重,其中国内、港澳台、国际航线分别下降1.6%、13.9%、19.0%,总体同比下降7.4%。
受通货膨胀蔓延的影响,航油、人工、设备、资金等几乎所有成本费用项目均面临着不断提升的压力,不断蚕食着航空运输企业的微薄利润。特别是航油成本,同比增长超过20%;“民工荒”的出现使航空公司人工成本增长同比超过10%。
根据笔者过去8年的相关研究,国内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原本就非常脆弱,平均收入利润率(税后)不到2%。其中,运输收入下降1%会减少利润约58%,运输成本上升1%则会减少利润约46%。特别是航油成本上升1%则会减少利润15%以上。可见,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经营环境下,国内航空运输企业利润下滑严重,的确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。
但是,在此情况下,国内航空运输业依然可以追求更好的表现。笔者认为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:
首先,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好持续安全工作。安全是民航业永恒的主题。该原则在经营顺利时要坚持,在经营困难的条件下更要坚持。由于种种原因,经营困难容易转移人们对安全的注意力,进而埋下事故的种子。因此,包括政府、企业和相关研究单位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持续安全工作,为扭亏为盈奠定坚实基础。
其次,在短期内抓住机遇,提高收入。根据笔者所在团队的研究,航空运输业变化通常早于国民经济变化4个~6个月。进入2012年以来,国内外经济下滑态势日趋明显,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,而通货膨胀率的企稳、石油价格的下跌等因素,为扭转经济下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,“稳增长”逐步成为国家经济工作的主旋律,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改善。今年4月,虽然国民经济还在下滑,但是航空运输企业已经扭亏为盈,这种现象反映了经济环境的变化。航空运输企业以及相关单位应转变“熊市”思维,做好各种资源准备,以便及时抓住未来环境变化中的有利因素,使其发挥最大效益。
再者,在中期内加强成本管理,合理控制航油、人工等成本。截至2011年底,航油成本占航空运输企业成本的35%左右。因此,对航空公司而言,掌握飞机节油、航油套期保值等技术不仅可以保护环境,而且可以控制成本,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竞争力,具有长远和现实的双重意义。由于我国经济享用“人口红利”时代已接近尾声,人工成本增长速度远超其他成本项目。各航空公司应考虑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采用机械电子设备替代、转移维修基地等措施,以放慢人工成本的上升速度。
最后,从长期看,航空运输企业应继续整合资源,准备进一步联合。最近几年的经营状况表明,国内航空运输企业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与市场要求相比还存在距离,整体经济效益水平低于世界发达航空运输企业,反映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残酷现实。为了提高国内航空公司的话语权,参考其他发展成熟的行业(如汽车、家电等)以及发达国家航空运输企业的做法,国内航空运输企业有必要整合资源,准备下一步合作和联合。 根据中国民航发展周期规律,今年第一季度应该属于国内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的“谷底”。经过了“谷底”时期,国内航空运输业很快将进入下一个上升周期。对国内航空运输企业而言,这个过程是历史性的机遇。
|